最好的教育从来都是身教大于言传
最近,四位年过半百,撑起了14亿人岁月静好的人民英雄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国家最高荣誉的奖章。其中,陈薇院士的身影又再次出现在我们眼前。陈薇院士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科研事业。非典疫情肆虐时,她带头进入一次最多只能待5个小时、待久了就会因缺氧严重头痛的负压实验室研究预防非典的药物。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更是超负荷工作生出许多白发。而他的儿子麻恩浩在紧张的高三备考之余,还作为志愿者参加了全国预防艾滋病基金会。他说过:“我将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和崇高的科研事业。”我们不难看出,这个懵懂的少年,在追寻母亲步伐的这条路上,他意气勃发。而母亲给了麻恩浩最好教育,就是言传身教。
而我的母亲,是一位平凡而坚强的母亲。没有功勋卓著的事业成绩,也没有震撼人心的故事经历,但她始终用她温润而坚强的内心滋养着我、哺育着我,活出属于自己的丰富人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第一声春雷——恢复高考,之后的第四年,母亲兴致匆匆、满怀希望的参加了高考,由于家乡教育资源贫乏等种种原因,母亲以8分之差落榜。不甘落后的她决定复读。姥爷那一辈子女众多,我母亲是姥爷家最小的一个,姥姥因病过世的早,于是我的母亲就跟着年迈的姥姥辗转居住在几个舅舅家。在决定去复读的前一天晚上,母亲在墙角边听到了舅舅和舅妈为了母亲复读的费用发生了争吵。一气之下,母亲忍痛放弃了复读这个念头,在家里开始了干农活。
和我父亲认识、结婚后,面对刚刚出生的我,在我断奶后,她毅然决然选择了南下广州学习缝纫这门手艺,这一学就是三年。在一次和母亲的交谈中,她对我说到,她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妈妈。三年学成归来后,又开始自己开店、带学徒,没有任何人的帮忙,就凭着她自己精湛的缝纫技术、耐心亲和的服务态度,做到回头客最多、镇上生意最好的缝纫门店。这对于没有完成高考心愿的她来说,着实是一种慰藉、一种认可。
做缝纫这门活很是辛苦,白天要面对不同顾客不同的服装订做要求,量尺寸、推荐合适的布料、沟通制作的细节。晚上才有时间静下心来展开布料进行裁剪。有时,一个晚上就得裁剪完白天接下的几十份服装订单,白天抓紧制作,赶在顾客在重要时间点穿上称心如意的新衣服。这样一来,做家里的家务活就成了母亲的加班日常了。长年累月下来,年过五十的母亲早已带上了厚厚的老花眼镜,如银丝的白发也悄悄爬上了她窄小的两鬓。我永远记得,母亲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为什么不能做到?只是看你是否用心了。”
她从小就教导我们:做事先做人,做人要有诚信、要勤奋、要自立。而这些性格特点,一直都像冥冥之中的一股力量,支撑着我面对生活的困难、走过人生的低谷、达成心中所愿。
这种性格特点,往往就是家庭处事为人的主旋律,也就是家风。往浅层次意义来理解就是“习惯思维”。往深层意义去理解就是一个“家庭文化”。家风好者人心正,父母慈,儿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孙贤。反之父母恶,子不孝,孽孙辈,家不和。家风其实就是长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言谈举止去影响子女晚辈的心灵,塑造子女晚辈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的教育方式。
有一位作家说过:“一个完美的家庭,不必家财万贯,也无需盛世美颜,若能拥有一个三观正的母亲,就是所有家庭成员最大的福气了。”因此家庭成员中,长辈的第一任务就是要在家庭中形成有利于晚辈子女成长生活的良好家风。身教就是以身作则,作到良好的表率作用。
好的家风带给我们美好的品质,而美好的品质最终会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转变为良好的工作作风。用早已“内化于心”的勤奋、敬业、真诚、友善这些潜在品质,“外化于行”地运用到工作中去,不断实践,不断积累,完成好岗位工作,无愧于肩上的使命担当!正如陈薇养育自己的孩子一般,彼此温暖、彼此成就。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更作为子女、晚辈,我们要事事从我做起,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将我们自己的家庭变得和谐完美,让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